你为什么不写诗了
诗歌早已衰落,衰落成了很小众的文化。尽管《诗刊》还在发行,但只在大型图书馆里能看到了。我认为汪国真是中国最后一位家喻户晓的诗人,然而最后一位诗人也已作古。“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”,“没有比脚更长的路,没有比人更高的山”,这样的诗句至今都镌刻在许多60—80后的心中。
汪国真的辉煌与沉寂是在90年代,我读诗和写诗主要是在80年代,我与汪国真的热潮稍稍错过,但我还是读过他的某些诗集。80年代,是新中国历史上诗歌最繁荣的黄金时代,北岛和舒婷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诗人。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”,对一个时代的反思振聋发聩。顾城说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却用它寻找光明”,即便是在漫漫长夜里,依旧不能泯灭心中的理想。
80年代是中国青年激情澎湃的时代,充满了理想主义。我是80年代的中学生,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,我用厚厚的笔记本来抄写喜欢的诗歌,不仅有新时代诗人的诗作,也抄写民国时期戴望舒、徐志摩等人的作品,如《雨巷》,如《再别康桥》。高中时候开始学习写诗,虽然写得不太像诗,但当时那颗热血的心最适合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。
后来(90年代),生活的压力接踵而至,人也不再那么单纯,我就没有写过诗了。写诗是需要心情的,凡尘俗事太多,无法超然物外,本来就不多的灵感也就慢慢磨灭了。不管怎么说,我曾经是一个诗歌爱好者,曾经写过诗,因为我是80年代的年轻人。相比之下,90后,00后这些新一辈的年轻人,他们是玩电子游戏,看动画片长大的,他们成长的社会已经是一个相对发达的商业社会,诗歌在他们的生活中几乎是没有位置的,写诗的人也就凤毛麟角了。